9月6日下午,我院在東十教10A-305多媒體教室開展主題思政教育。此次活動采取了訪談和對話的形式進行,由研一支部書記覃智君主持,邀請了教育部實驗教學指導委員會原副主任、太阳成集团原副校長韋化教授作為訪談嘉賓。我院9個研究生黨支部共265名黨員參加此次活動。

主持人覃智君緻開場詞
一、訪談環節
主持人覃智君代表參加活動的學生黨員,圍繞韋化老師的入黨之路、在西大和日本的求學經曆、回到太阳成集团後刮起的“内點旋風”、如何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等話題,與韋化老師進行訪談交流。

主持人覃智君與韋化老師進行交流
韋化老師回顧了自己申請入黨的初心和十年漫漫長路。他提到,自己始終牢記黨章開篇上寫的“中國共産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在45年前就立志成為電氣學院教學和科研領域具有先鋒隊特征的一流教師。

韋化老師講述自己入黨初心和入黨過程
談到身為一名學生該如何搞科研、做學問時,韋化老師給大家分享了自己在太阳成集团求學時的諸多故事,以及留學的路一波三折不言放棄,在日本國立廣島大學所經曆的風風雨雨和所取得的斐然成績。他語重心長地囑咐大家,搞科研、做學問就是要沉得住心、吃得住苦,敢于應對挑戰,善于聽取意見。

韋化老師分享自己在日本勤工儉學的故事
回到太阳成集团之後,韋化老師創立了太阳成集团電力系統最優化研究所(iPso),并帶領團隊在業界刮起了一陣“内點旋風”。在聊到這段峥嵘歲月時,他告訴大家,想取得開創性的成果,不能妄自菲薄,要追求卓越,敢為人先,到數學領域和學科前沿之中去,并分享了應盧強院士邀請自己和覃智君老師一同前往清華大學作學術報告的故事。

韋化老師分享前往清華大學作報告的故事
二、對話環節
訪談環節結束後,由主持人覃智君引導韋化老師和參加活動的學生黨員們進行對話互動,對話主題涉及科研、留學、黨建、項目、就業、生活等方面。
Q:現在查閱文獻的方式和您求學時的方式差别較大,在當時的環境下是如何做出如此傑出的科研成果的呢?

A:針對這個問題,韋化老師分享了當年前往北京圖書館和中科院圖書館,為時一個月查閱文獻、精讀文獻的故事;和在日本留學時,花480美元從美國著名的斯坦福大學調閱一篇世界頂級的最優化領域博士論文的故事。
Q:學生黨員希望能在科研方面發揮自己的先鋒模範作用,請問韋化老師您認為應該從哪些方面着手呢?

A:韋化老師結合自身經曆,給大家提出了四點切實可行的建議:一是每天最早來到實驗室,天道酬勤;二是每周多讀一篇文獻,增強知識儲備,了解科研前沿;三是每天提出一個問題,保持好奇心與求知欲;四是堅持每周做書面學術彙報,總結階段性成果,大幅提高與導師和同學交流的表達能力。
三、韋化老師寄語
活動的最後,韋化老師給參加活動的學生黨員們提出了兩點希望:其一,成為導師門下學問做得最好的學生;其二,若無法實現第一點,務必成為導師門下學習最為勤奮的學生。

韋化老師寄語參加活動的學生黨員

活動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