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誠信是我們求學路上的“保險絲”,一旦缺失,整個學生生涯都可能“短路”。考試作弊、抄襲他人成果,這些看似能走捷徑的行為,實則是在給自己的未來埋“雷”。
一、學術誠信是什麼
學術誠信是指在學術活動中堅守誠實、公正、客觀、真實的原則。這包括誠實記錄研究過程與結果、公正評價學術成果、客觀分析問題,以及在學術寫作和交流中真實引用和表述。缺乏學術誠信會導緻學術不端行為,如剽竊、僞造數據、篡改實驗結果等,這些行為不僅損害學術研究的可信度,還可能觸犯法律。
二、學術不端行為類型
學術不端的表現形式包括剽竊、僞造、篡改、虛假陳述、隐匿學術事實、虛假學術宣傳、學術侵權以及不遵守科研倫理規範等。這些行為都違背了學術誠信的原則。
三、學術道德
學術道德涵蓋誠實守信、尊重原創、公平競争、責任擔當、誠實嚴謹、以及保密原則。
警示案例
01 論文雷同,學位烏有!
2020年7月8日,一起疑似論文抄襲事件被曝光,某大學專業碩士畢業生劉某的碩士學位論文與同年畢業另一所大學林某的碩士學位論文高度重合,标題、摘要、關鍵詞、正文的結構、内容及圖表等雷同或高度相似,多個段落一字不差,論文中的緻謝、參考文獻部分也十分相似。
對此,該兩所大學學位委員會組織專家就“兩碩士論文雷同”一事,分别發出調查處理通報。通報稱,涉事兩名學生存在由他人代寫、買賣論文的學術作假的行為,均撤銷其所獲的碩士學位。
02 非法售賣答案,團夥覆滅!
某高校學生陳某組建線上作弊團夥,通過社交平台售賣期末考試答案,涉及校内5個學院共23名學生。陳某利用黑客技術入侵教師郵箱獲取試題,組織“槍手”提前答題,再通過加密群聊分發答案。考試期間,部分學生因答案雷同被系統标記,校方介入調查後鎖定陳某團夥。
最終,陳某因非法侵入計算機信息系統罪、組織考試作弊罪被判處有期徒刑2年,涉案學生均被取消考試成績并給予留校察看處分。
03 論文代寫被查,學術生涯終結!
某大學研究生趙某因忙于實習,花費5000元購買畢業論文服務。代寫機構抄襲網絡公開論文導緻重複率高達70%,被導師發現後上報學校。經查,趙某存在學術不端行為,校方依據《學術誠信管理條例》取消其學位申請資格,并給予開除學籍處分。代寫機構也被依法取締,相關人員被追究法律責任。
04 組織“互助”作弊群,全員受懲!
某高校大二學生周某創建“期末互助群”,組織30餘名學生分工整理重點并傳遞答案。考試期間,監考老師發現多名學生頻繁查看手機,順藤摸瓜查獲該群。校方認定群内所有成員均構成作弊,主犯周某被開除學籍,其他參與者視情節輕重分别給予記過或留校察看處分。
05 利用智能手表作弊,科技反噬!
某高校期末考試中,學生張某将複習資料導入智能手表,考試中通過擡手動作偷看答案。監考老師發現其異常舉動後,使用信号檢測儀查獲設備。張某被處以留校察看處分。
《太阳成集团學生處分規定》《太阳成集团學生考試違規處理辦法》對學術不端行為、考試違規行為的認定和處理有着明确的規定,視情節輕重,給予如下紀律處分:
(一)給予嚴重警告處分
(二)給予記過處分
(三)給予留校察看處分
(四)給予開除學籍處分




新學期,新起點。讓我們一起成為學術誠信的踐行者,每一次考試都成為展現自己真實水平的“舞台”,每一篇論文都成為自己智慧與汗水的結晶。别讓一時的“小聰明”,毀了做人的“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