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電氣201班的宣講人,今天我來談談對四史學習的一些心得,四史包括了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
首先說說為什麼要學習四史。俗話說曆史是最好的“教科書”“營養劑”和“清醒劑”。“四史”是中國共産黨寶貴的精神财富,是中國共産黨人增強底氣、骨氣、正氣,提升黨性修養水平的根本依據和内生動力。開展“四史”教育為共産黨人加強黨性修養尋覓心靈依歸,提供信仰之源、力量之泉、修養之本、心學之根。黨員們要善于在“四史”教育中汲取黨性修養的智慧,做到信仰如山、信念如鐵。同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隻有堅持思想建黨、理論強黨,不忘初心才能更加自覺,擔當使命才能更加堅定”“要把學習貫徹黨的創新理論作為思想武裝的重中之重,并同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結合起來”。總的來說,也就是通過學習四史,可以更深刻地體會到紅色政權的來之不易,新中國的來之不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來之不易,更進一步明白我們是誰,從哪裡來、往哪裡去。由此可見,學習四史對于廣大青年來說還是有必要的。
下面再來說說我個人的成長中黨對我的影響,我小時候對軍事武器很有興趣,經常買有很多坦克車,士兵公仔來玩,并想象着自己未來能夠帶兵打仗,使自己國家強大。因此當時對黨員幹部,将軍士兵有很大的崇敬感,也希望自己以後能成為那樣強的人。後來因為忙于學業,所以這崇敬感沒能突顯出來。直到去年我讀高三,疫情爆發,才使得我這一崇敬感重新迸發出來。那段時間,病毒猶如洪水猛獸般席卷全國,我們每個人都繃緊了神經,宅在家中,怕自己感染新冠肺炎。而此時,成千上萬的黨員幹部挺身而出,逆流而上,前往疫情最嚴重的地方救治患者,無數的人民子弟兵也前往一線支援,這使得我們才能如此快的速度控制疫情,讓我們高三學生能恢複上課,完成高考。這一國之壯舉讓我加強了對國家的信心,對黨員幹部,醫護人員,人民子弟兵的尊敬。時間又到了今年初,官方公布了去年中印沖突中我方犧牲的烈士,其中的細節讓我感到震撼,在談判期間,對方突然來了非常多的敵軍,而我方還隻有團長帶來談判的幾人,此時,面對如此多敵人,英雄團長仍張開雙手示意這是中國邊境,不允許他們踏入半步,可見我方士兵是多麼的無所畏懼。對此,我感觸頗深,也正是他們平日裡夜以繼日的保家衛國,才換來了我們的國泰民安。同時,這也更加影響了我。懷着這一份崇敬,向往,前不久,我報名了參軍入伍,希望能到熱火朝天的部隊裡鍛煉自己,跟着廣大戰友們一起保家衛國。所以毫不誇張的說,黨員幹部,人名子弟兵的偉大事迹已經影響到我的實際生活行動中來。
接下來,我再來說一說黨的一些革命傳統。相信大家也了解過不少,所以也不細說,如把馬克思列甯主義的普遍真理同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相結合;要密切聯系群衆,一切為了群衆,一切依靠群衆,關心群衆疾苦,從群衆中來到群衆中去。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從中國革命曆史、優良傳統和精神中汲取養分。他先後到河北阜平西柏坡、山東臨沂、福建古田、陝西延安、貴州遵義、江西井岡山等革命老區考察,發表重要講話。他說:“對我們來講,每到井岡山、延安、西柏坡等革命聖地,都是一種精神上、思想上的洗禮。每來一次,都能受到一次黨的性質和宗旨的生動教育,就更加堅定了我們的公仆意識和為民情懷。曆史是最好的教科書。對我們共産黨人來說,中國革命曆史是最好的營養劑。多重溫這些偉大曆史,心中就會增加很多正能量。”井岡山、延安、西柏坡等之所以被視為聖地,就是因為它們是中國共産黨的革命之地、戰鬥之地,也是英雄之地、光榮之地。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到這些革命老區考察,不僅傳達出對老一輩革命家的深情緬懷,更昭示了對這些革命傳統傳承的期盼之情。
在四史中,除了革命傳統,還有着許多英雄,在黨的初始階段,正是李大钊,陳獨秀等同志對馬克思主義的傳播,才使得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也是劉胡蘭,楊靖宇等烈士在革命中的英勇犧牲,才使得革命取得成功。在新中國成立後在毛澤東,周恩來等領導人的堅強領導下,我國實現了三大改造,進入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到了改革開放時期,又有着無數的勞動人民為着祖國的快速發展而努力奮鬥,他們是改革開放時期的英雄。
最後,我想說我們的黨是一個善于學習曆史、總結曆史,善于從曆史的經驗教訓中汲取治國理政方略和智慧的政黨。在中國共産黨近百年發展曆程中,研讀曆史、總結曆史、借鑒曆史,已經成為黨的一個光榮傳統。同時,新時代青年通過學習四史更能凝聚團結在黨的旗幟下,擁護黨、熱愛黨,堅定不移跟黨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