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新一輪審核評估方案出台的背景是什麼?
答:高等教育評估是我國堅持做了40年的一項高等教育質量保障制度,是現代高等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新世紀以來特别是進入新時代,黨和國家對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建設高等教育強國作出戰略部署,對高等教育評估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視。2020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深化新時代教育督導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首次對新時代教育評價、教育督導改革作出全局性、戰略性的制度安排。新一輪審核評估方案的出台是教育部黨組深入貫徹落實兩個政策文件的重要舉措。
2. 新一輪審核評估方案的出台有什麼樣的重要意義?
答:新一輪審核評估方案的出台對推進高教戰線深化本科教育教學改革、加快實現高等教育高質量内涵式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的要求。黨的十八大來,習近平總書記對高等教育改革和教育評價做出批示指示和重要論述,要求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把立德樹人成效作為檢驗學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準,為新時代高等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教育評價事關教育發展方向,新《方案》構建了科學的、符合時代要求的、以立德樹人為統領的本科教育教學評估制度體系,是加快實現教育現代化、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培養擔當民族複興大任時代新人的迫切要求。 二是推動本科教育教學改革、落實人才培養質量最後一公裡的有效抓手。本科教育為本,人才培養是根,全面振興本科教育是實現高等教育高質量内涵式發展的戰略部署。全國教育大會以來,教育部出台“新時代高教40條”“質量22條”等重要文件,推出“四新”“雙萬計劃”等系列改革舉措,聚焦“以本為本”“四個回歸”促進高校内涵式發展、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檢驗這些政策落實落地的核心是抓評估抓成效,關鍵是發揮好評估“指揮棒”作用,引導高校把中央、教育部黨組關于新時代本科教育改革決策部署落地生根,把人才培養質量要求推進到“最後一公裡”,落實到課堂、教師特别是學生。 三是深化高等教育評估改革、建設中國特色高等教育評估制度體系的需要。我國的高等教育評估經過40年的探索實踐,确立了以“高校自我評估、院校評估、專業認證、教學基本狀态數據常态監測、國際評估”為主要内容的“五位一體”評估體系,在全面保障和提高高等教育質量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進入新時代,特别是2020年,中央相繼出台《關于深化新時代教育督導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以前所未有的高度從國家層面對新時代教育評價、教育督導改革作出全局性、戰略性部署。站在新的曆史起點,深化高等教育評估改革,出台新一輪審核評估方案,是落實新時代教育評價和教育督導改革、加快形成中國特色高等教育評估制度體系的重要舉措,也是“十四五”乃至今後一個時期高等教育發展十分艱巨而緊迫的任務。
3. 新一輪審核評估方案出台的法律和政策依據有哪些?
答:新一輪審核評估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相關條例,根據黨的十九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高等教育改革和教育評價做出批示指示和重要論述,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出台《關于深化新時代教育督導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以及2018年全國教育工作大會精神,教育部出台“新時代高教40條”“質量22條”等文件要求制定。
4. 新一輪審核評估方案的總體考慮是什麼?
答:新一輪審核評估方案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全面對接新時代教育評價、教育督導改革要求,在指導思想和工作目标層面進行頂層設計和制度安排,引導督促高校遵循高等教育規律和本科人才培養規律,聚焦本科教育教學質量全面提升。
5. 新一輪審核評估方案主要解決什麼問題?
答:新一輪審核評估方案緊扣上一輪審核評估存在的短闆及新時代本科教育要求進行優化改進,回應政府關切、社會關注、高校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 一是立德樹人導向不夠鮮明。針對高校落實立德樹人“軟、弱、碎”,思想政治工作體系還沒有完全貫通到教學體系、教材體系、管理體系的問題,新《方案》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和立德樹人指導思想,把立德樹人融入評估全過程、全方位,強化立德樹人基礎、指标和制度建設,建立立德樹人負面清單,加強學校辦學方向、育人過程、學生發展等方面的審核,引導高校構建“三全育人”格局,堅持“以本為本”、落實“四個回歸”,強化教育教學内涵建設和質量文化,真正讓立德樹人落地生根。 二是“五唯”評價頑疾。針對高校在科研評價和人才評價方面存在的“五唯”頑疾,新《方案》全面加強辦學方向、育人過程、學生發展、質量保障體系建設等方面的審核,引導教師潛心教書、安心育人。定量評價與定性評價結合,注重“帽子”教師對本科人才培養的貢獻,強化多元主體評價,從不同角度了解在校生學習體驗和學校人才培養情況。 三是評估分類有待加強。針對上一輪審核評估堅持“用自己的尺子量自己”方面存在的國家尺子過粗、高校自設尺子不清晰的問題,新《方案》圍繞普及化階段高等教育多樣化需求,采取柔性分類方法,按類型把尺子做細,提供兩類四種評估方案,引導一批高校定位于世界一流,推動一批高校定位于培養學術型人才,促進一批高校定位于培養應用型人才。同類型常模比較長短,高校可以自主選擇多個類型的常模數據作比較分析,從而進一步找準所處坐标和發展方向。 四是評估負擔相對偏重。針對上一輪審核評估存在審核指标多、環節多、時間長的問題,新《方案》堅持減輕評估負擔,增強評估效能。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實行線上線下評估一體化,精簡入校評估專家人數、天數、環節,免檢已通過教育部認證(評估)并在有效期内的專業(課程),減輕高校評估負擔,打造菜單式、可定制的評估工具,與學校一起制定個性化評估考察方案,落實高校評估自主選擇權。 五是評估結果剛性不強、硬度不夠。強化評估整改,讓評估“長牙齒”。把上輪評估整改情況作為申請受理門檻條件,列出問題清單,建立“回頭看”随機督導複查機制,咬住問題清單一糾到底,對整改期内突破辦學規範和辦學條件底線的高校,采取約談負責人等問責措施,切實讓評估整改“硬起來”。
6. 新一輪審核評估方案對推動本科教育教學改革有什麼作用?
答:新一輪審核評估方案始終把本科教育教學改革作為主線不動搖,注重系統性、整體性、前瞻性、協同性綜合改革,形成全局性改革成果。 一是堅持以評估思想理念引導改革。堅持以評促建、以評促改、以評促管、以評促強,全面對接“學生中心、産出導向、持續改進”的國際先進理念,将其作為引領整個評估工作的核心理念。以學生發展為本,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潛能、刻苦學習為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核心要素,強調教育産出質量,以質量保障機制和能力為評估重點,促進學校及時發現問題并持續改進。 二是堅持以評估要點指标推動改革。堅持對标新時代本科教育質量要求,加強對思政教育、本科地位、學生發展、卓越教學雙創教育等方面的審核,銜接“雙一流”建設監測指标,引領本科教育教學綜合改革創新,讓教學改革“動起來”,推進高校在體制機制改革、課程體系改革、教學方法改革等重點領域取得改革新進展,實現改革新突破。 三是堅持以評估整改促進改革。增設審核評估問題清單,特别針對全面排查出的本科教育教學薄弱環節及主要問題,采取“台帳銷号”方式一抓到底。實行限期整改,落實督查督辦和問責制度,教育部和各省級教育行政部門以随機抽取的方式,對高校整改情況和關鍵辦學指标進行督導複查,持續追蹤整改進展,促進學校增強問題意識和整改意識,紮實解決學校存在的影響本科教育教學主要問題。
7. 新一輪審核評估方案有哪些特點?
答:新一輪審核評估方案充分體現了國家對高校分類發展的要求,創新了評估制度設計,在評估指标中采用“模塊化”組合的方式,體現了高校人才培養的共性要求與不同類型高校個性發展特點,體現了評估對不同類型高校分類發展的引導和促進作用。 新一輪審核評估方案在堅持統一性前提下,既分類引導高校多樣發展,又設置國家底線要求,體現出更多更大的靈活性,進一步突出了高校的主體性、多樣性、适應性,明确回答了新一輪審評估“評什麼”“怎麼評”“如何改”等問題。 新一輪審核評估方案的實施,有助于激勵不同類型高校之間科學定位、各安其位、相互協調、差異化發展,同類型高校之間有序競争、争創一流,在各自領域上各展所長,發揮優勢,辦出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