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7:為什麼說課程評價是畢業要求達成度評價的基礎,課程評價的重點是什麼?
A:畢業要求通過指标點分解落實到課程,當課程設置與畢業要求建立合理的對應關系後,課程目标的達成情況決定了相應畢業要求的達成情況。課程評價就是判斷課程目标的達成情況,為課程改進提供依據,同時為畢業要求達成度評價提供基礎材料。課程評價應包括對課程目标的分析,對課程教學内容、教學方式、考核方式的分析,以及學生課程考試成績與課程目标達成期望值的對比分析等。非常關鍵的是,課程内容能夠支撐相應指标點要求;課程教學方式支持能力培養要求;課程考試深度與廣度與評分标準(特别是及格标準)能夠反映目标要求。所以,僅僅依據學生考試成績進行評價是不充分的,尤其是當考試内容的合理性沒有經過證明的前提下,考試成績無法作為課程目标達成的評價依據。當前,課程評價的關鍵是合理性評價,重點應關注課程考核内容與方法合理性評價。課程考核的合理性主要體現考核方式和内容是否能夠圍繞課程目标,針對課程目标的特點,選擇考核内容和考核方式,同時還應關注評分标準的确立。
Q8:畢業要求達成度評價與課程評價的關系是什麼?
A:畢業要求達成度評價與課程評價的目的、對象、方法均不同,課程評價是畢業要求達成度評價的基礎,兩者的具體關系見下表:
評價名稱 |
畢業要求達成情況評價 |
課程目标達成情況評價 |
内涵 |
跟蹤某屆學生的學習軌迹對畢業要求進行達成度評價,反映學生畢業要求達成的總體情況 |
從課程的視角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評價,反映課程目标實現情況;為畢業要求達成度評價提供基礎 |
評價對象 |
認證期内的某屆獲學士學位畢業生 |
修讀該課程的全體學生 |
評價目的 |
發現學生能力短闆,改進培養方案 |
發現教學短闆,改進課程教學 |
評價周期 |
一般2-4年,取2年合适 |
一般1-2年,取1年合适(實際上是每個開課周期) |
評價方法 |
定性與定量相結合 |
定性與定量相結合 |